数字贸易系

任燕,讲师。本科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对外贸易理论与政策
【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学 国际经济学
【科研项目与成果】参与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研究》、《甘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市场空间开拓策略研究》、9227新葡的京集团“数字赋能交叉融合本科课程”项目:《国际贸易学》课程数字融合教学的模式探索与教学实践 2024 项目负责人
【期刊论文】孙玉琴,任燕.我国与亚太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合作的思考[J].国际贸易,2023,(06):25-3

胡静寅,中共党员,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讲课程】硕士研究生:国际贸易前沿问题(世界经济前沿问题);本科生:国际经济学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科研项目与成果】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问题探索》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三篇被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3届年会录用,一篇获中国商务部第六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优秀奖;参与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2项,校级重点课题3项;主持、参编教材3部。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先后参与甘肃省省委、省政府、甘肃省商务厅、武威市政府、大通市商务局等多项发展规划的起草和研究报告的撰写;多次受邀为省市机关、企业教育培训人员和学校研究生及本科生做题为“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出口业务流程”、“中国外贸40年”、“中美贸易摩擦—背景、趋势和影响”、“新时代、新格局、新趋势—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再探讨”等学术报告。
【荣誉奖项】先后获得9227新葡的京集团“青年优秀教学奖”2次,“十佳优秀教学奖”1次,“青年教师成才奖”1次,2013年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017年获得9227新葡的京集团“教学名师奖”,获得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次。

王思文,中共党员,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现任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副院长、甘肃省白俄罗斯研究院副院长。
【主讲课程】硕士研究生:中级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理论前沿;本科生:国际经济学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政策
【科研项目与成果】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发表论文:在《中国软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评论》等B类刊物及C1类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荣誉奖项】先后获得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负责人;甘肃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三等奖、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第一、第二)、甘肃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甘肃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甘肃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


万永坤,民建会员,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区域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世界资源研究分会常务理事,甘肃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产业组专家,民建甘肃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主讲课程】产业规制、产业经济学、区际市场与区域贸易
【研究方向】区域生态经济、资源经济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循环经济规划、生态城市规划、产 业空间布局等研究与实践
【科研项目与成果】
纵向项目:主持或参与甘肃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县域经济视角下创新驱动与精准扶贫的机理研究》、科技部基础专项《中俄蒙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考察之俄罗斯经济社会考察》、兰州软科学规划项目《兰州打造向东承接产业转移、向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平台研究》、9227新葡的京集团丝绸之路研究院,《一带一路建设中区域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研究》、甘肃社科基金项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甘肃省社科规划规划项目《财政分权下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专项重点项目《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甘肃省软科学规划项目:《甘肃大力发展清洁机制吸引绿色投资—以碳汇基金动作模式为例》、《甘肃农村发展清洁能源与转变生产方式关系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及效率研究》
横向项目:主持或参与甘肃省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市场化电价机制下新能源投资红色预警解禁与改革驱动途径研究、新能源集中供暖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研究、欠发达地区流通体系建设——以甘肃为例、张家口滑雪旅游建设规划、兰西格经济区规划、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示范区总体规划、贵州省发展战略研究、宁夏国际沙漠博览园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国未来20年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发表论文:
1.“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视域下的中俄贸易合作潜力分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2.依托“一带一路”建设转变资源开发方式,《光明日报•理论版》,(2015-02-27)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大力发展风电等清洁能源,《经济日报•理论版》,(2015-02-05)
4.旅游业“挤出效应”与区域差异分析,《资源科学》(2015年第3期)
5.国际市场调整背景下我国工业品出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经济纵横》,(2014年第2期)
6.俄东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地理研究》,(2013年第10期)
7.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演变机理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第5期)
8.北京市水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研究,《资源科学》(2012年第3期)
9.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效应的实证分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0.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2011年
11.以再生能源为支撑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2.论甘肃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发展,《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3.FDI对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1期)
14.装备制造业虚拟合作模式研究—以陇海线宝兰段为例,《特区经济》(2008年第5期)
15.关于西部国有大中型企业机制创新研究,《科技资讯》(2006年第3期)
16.基于财政分权下的甘肃经济增长动因探析,《财会研究》(2009年第10期)
【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商务发展研究成果报告类二等奖、甘肃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第六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优秀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民建甘肃省委优调研成果奖。

杨雯,中共党员,副教授,经济学硕士。
【主讲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学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商务
【科研项目与成果】主持并参与了多项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科技厅、教育厅及学校的科研项目。
发表论文:在《统计与决策》《财会研究》等CSSCI及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荣誉奖项】先后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9227新葡的京集团教学成果一等奖,9227新葡的京集团“三育人”等。

张丽娟,中共党员,副教授,经济学硕士。
【主讲课程】国际经济学、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产业经济
【科研项目与成果】主持或参与甘肃省高校科研项5项、主持并完成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1项,副主编教材2部,参与编写教材1部,发表论文数篇。
【荣誉奖项】先后获得商务部全国商务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甘肃省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甘肃赛区三等奖1项,校赛二等级1项。

谭伊茗,中共党员,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贸系主任,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学会常务理事。
【主讲课程】国际投资学、国际经济学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区域经济
【科研项目与成果】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校级科研项目。
发表论文:
1.基于 SWOT 分析的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甘肃高师学报.2012.5。
2.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数学的实践和认识(CSCD 扩展版).2013.3。
3. 财经类本科毕业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以兰州商学院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3.
【荣誉奖项】先后获得9227新葡的京集团教学成果三等奖2次、9227新葡的京集团“优秀教学奖”2次。

王烨,副教授,经济学硕士。
【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国际投资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实务

陈卫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贸经系主任。
【主讲课程】贸易经济学、零售学、商业规划学等
【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研究、区域协调发展
【科研项目与成果】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龙头企业学院式培训+小农户职业化技能生产”产业扶贫模式研究》(2019JBKYXS013)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同化发展愿景研究》(19FJLB036)、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课题《特色羊肉产品品牌和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创建示范》(1602NKDH020-07)、甘肃省国资委委托项目《甘肃省属企业全面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思路及路径研究》(横20200016)、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构建循环农业生态产业体系的路径和对策研究》(19YB010)、甘肃省国资委委托项目《甘肃省属企业全面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思路及路径研究》(横20200016)、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绿色崛起战略背景下的甘肃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研究》(20CX4ZA053)
发表论文:
1.《合作社支持与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理论透视与实证检验》,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2.《技术嵌入何以影响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3.《能力视域下相对贫困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4.《特色农业产业成长的逻辑理路研究》,农业经济与管理,2021年第6期;
5.《小农户深度融入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效用均等化分析视角》,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6.《巢状市场:治理食品安全与相对贫困难题的理论构想》,世界农业,2021年第6期;
7.《论相对贫困的成因、属性及治理之策》,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大复印资料期刊《体制改革》2021年第8期全文转载),2021年第3期;
8.《贫困时代转换的经验证据、特征研判及路径选择》,经济学家,2021年第3期;
9.Cao Y, Jiang A, Cao Z, Fayyaz A, Li J, Chen W and Guo W (2022) Impac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on Economic-Social-Natural Ecological Niches and Their Coupling Coordination: Evidence From 11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Front. Environ. Sci. 10:913928. doi: 10.3389/fenvs.2022.913928
10《小农户存在的价值审视与定位》,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期刊《农业经济研究》2019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1.《分化小农户混合型发展路径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12.《高质量发展框架下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测度》,统计与决策,2020年第13期。

周夏伟,中共党员,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讲课程】产业经济学、零售学、商业规划学
【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经济、生态经济
【科研项目与成果】主持: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甘肃坚持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研究—以数字经济为创新着力点(2021YB073)、国家林草局三北林防护局《三北工程政策体系架构研究》;甘肃省林业厅防沙治沙办公室“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估”项目(14GSLY01)、《甘肃省12县市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周边农户调查分析》、《甘肃省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考察提要及访谈录音整理报告》、9227新葡的京集团白俄罗斯研究院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甘肃省与白俄罗斯文旅产业合作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GBEY202105)
参与: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青藏高原社区天然草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03006)子项目“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地管理机制研究(201203006—10)”
发表论文:
1.封禁保护区农户对沙化土地治理的认知度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甘肃省659个农户调查数据的对比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7):33-37;
2.沙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偿标准的估算—最小数据方法在甘肃省民勤县的运用[J].自然资源学报,2018,33(4):600-608;
3.基于CVM视角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偿标准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8):30-37;
4.产业数字化、引致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J].经济体制与改革,2022年第5期。
【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兰州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学术年会·经济学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9227新葡的京集团优秀工会会员荣誉称号。


田欣禾,中共党员,讲师,经济学硕士。
【主讲课程】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研究方向】区域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讲课程】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史晓寰,中共党员,讲师。毕业于兰州商学院,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主讲课程】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单证实务
【科研项目与成果】主持及参与多项省部级、市级、校级科研项目。
【荣誉奖项】先后获得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教学竞赛三等奖、“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励、9227新葡的京集团教学成果奖2次(第一、第三)、9227新葡的京集团优秀教学奖、9227新葡的京集团优秀班主任

钟红霞,中共党员,讲师,经济学硕士。
【主讲课程】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
【科研项目与成果】发表论文:《The Optimal Pricing of E-commerce Market with Network Externalities》、《The Optimal Capacit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on Automotive Supply Chain under the Internet of Things》、《The Capacity Preparation in the Two-period Supply Chain with Remanufacturing Products and IOT》
【荣誉奖项】先后获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国际贸易业务模拟赛道)优秀辅导教师、9227新葡的京集团优秀班主任。

杨富强,中共党员,讲师,经济学硕士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世界经济

田妮裳,中共党员,助教,经济学硕士。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科研项目与成果】发表论文:《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Agglomeration on Carbon Productivity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Digital Econom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吕亚利,中共党员,助教,经济学硕士
【科研项目与成果】发表论文:Housing prices and green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enterprises[J]. Management Decision, 2023,61(11).(SSCI)